这个日本女孩,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穿越到过去,寻觅老上海的“花花世界”
印花,从来都是时尚圈的宠儿,
或清新淡雅,或热烈奔放,
一笔一画都透露着每个年代的审美与故事。
在时尚之都上海,那些曾出现在
千家万户的国民印花布,
也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
这些被尘封已久的图案
在如今看来依旧鲜活靓丽,充满着温度。
崇明岛的那些“宝贝”
来自日本的香香,说着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学生时代,香香就多次来过上海,大学毕业之后,她便自然而然地选择来到这里工作。
香香喜欢用自己收集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印花材料做一些手工作品,比如包包、垫子。
那个时候,为了吸引家庭主妇们购买面粉、种子,于是,工厂在装这些东西的袋子上印上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后来果然大卖。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主妇们还不舍得将这些袋子直接扔掉,而是把它们铺展开来,重新剪裁,做成围裙、靠垫等一系列居家用品,相当可爱。
刚一开始,香香做这些手工作品纯属个人爱好,但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上了她的作品,香香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作品和当下、当地有所关联,于是,她开始了寻找上海的老印花布的宝藏之旅。
目前市面上,还是可以看到不少蓝印花布、格子织布,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偏向那些彩色的印花布,配色比较活泼,而且很多具象的图案还具有一定的时代纪念性。比如拖拉机、南京长江大桥、鸳鸯、燕子……它们都是那些年代的发展缩影与美好愿望,一看到它们,就会有一种特别鲜活、特别亲切的感觉。
崇明岛曾是手织物和手工染色织物的主要生产区域之一,据说其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之前。当年,上海成为贸易港口后,崇明岛的优质面料逐渐演变成花卉图案印花,在这些面料中,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是那些将东方和西方结合在一起的设计,这是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
老早,在崇明的农户家中,尤其是有将要出嫁的女孩家里,总会藏着几匹土布。这些布段是女儿的嫁妆,做母亲的要准备好几年。所以,我的很多布都是直接从那些人家的家里收来的,许多布都还完全没有用过呢。
召集人何阿姨十几年来跑遍了崇明各个乡镇,打听到哪里有好的土布,哪怕再远,她都要去看一看。如今,她已经收藏了近五百个品种、三千匹老布。
每张板只能上一个颜色,所以制作这种彩色印花布的工序是很复杂的,而且还都是手工的,这就让它们显得更加珍贵了,每个工人的手势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块布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看来,这些布的质朴、粗犷,别有一番风情,正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
这些图案是活着的,而不是静态的古董。
在日本,有很多年轻的设计师都会去乡下收集那些流散在民间的传统技法,然后将它们带回到城市里进行再设计,我现在做的,也正是这样。
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林荟萃
校对:顾米一
审稿:王东